从三大运营商2024年中期财报来看,中国电信的天翼云收入达552亿元,中国移动的移动云收入504亿元,中国联通的联通云收入317亿元。三朵云齐头并进,彰显出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强大布局与持续投入,也再一次印证了:拥有强大的渠道体系与网络资源优势,是推动公有云及其相关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不过,想要真正成就一朵有影响力的云,除了资源与市场支撑,更离不开具备远见的战略眼光。
眼光向内看:国内对手仍不可小觑
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近年来不断强势崛起,但“国内第一”的位置依然属于阿里云。
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(截至2024年6月30日),阿里云收入为265.49亿元,同比增长6%。结合2024财年第四季度收入263.63亿元(同比增长3%),可以推算出阿里云2024自然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29.12亿元,仍旧高于移动云和联通云,与天翼云基本持平。
与此同时,华为云作为市场的“搅局者”也不容忽视。根据华为2023年年报,华为云全年实现收入553亿元,同比增长21.6%。虽然华为尚未公布2024年上半年具体数据,但考虑其AI云、昇腾芯片生态及盘古大模型等技术快速发展,业内普遍认为其2024年表现有望继续超越联通云,稳居国内云服务前三。
眼光向外看:全球竞争差距依然明显
从全球市场看,三大中国运营商云在国内或许已取得初步成功,但面对AWS、Azure、Google Cloud等国际巨头,差距依然是“量级”上的。
根据Canalys 2024年Q2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报告,2024年上半年:
亚马逊AWS云收入为505.4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611.27亿元)
微软Azure云收入为355.9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542.83亿元)
谷歌云收入为150.69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076.65亿元)
这一数据说明,仅AWS一家在半年内的云收入就相当于三大运营商云加上阿里云、华为云总和的数倍,体现出中国云服务企业与全球领先厂商之间在技术积累、全球生态和服务规模上的巨大差距。
差距不是问题,自嗨才是真危机
差距的存在并不可怕,真正可怕的是企业在看到差距时却陷入“自嗨”模式,不思进取。事实上,中国的几大主流云厂商——无论是三朵运营商云,还是阿里云、华为云,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清醒与战略理性。
例如,天翼云在AI智算方向持续发力;移动云则凭借自身庞大的5G用户网络进行“云网融合”;联通云在国产生态和行业方案方面也不断突破。而华为云强调“深耕行业、共建生态”,阿里云则逐步推进云钉一体化布局和“云智一体”理念。
在竞争中求合作,在博弈中促共赢,中国云厂商们正在摸索一条不依赖价格战,而是依靠技术、生态和服务制胜的新路径。
国内云市场有未来,但不能止步于“眼前的胜利”
三大运营商云服务虽然在国内市场有着渠道优势和政策支持,但全球化、AI化、多云混合化已成为未来趋势。如果不能更积极投入研发、优化架构、增强算力竞争力,很容易在下一轮技术浪潮中被超越。
看到差距,是为了更好地追赶;清醒认知,才是走得更远的基础。
如需获取更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建议,欢迎联系:客服小姐姐 telegram :Nana(@idc_cloud8)
我们提供云主机、高防IP、裸金属、GPU算力资源、AI大模型部署等专业支持!
TOP